概述
当一个业务前端融入到新团队时,除了要适应新团队的技术栈和规范,更要快速了解后端接口的调用,从而迅速实现 页面(数据) = 应用。i 大通团队的应用可以划分为 App Webview 环境 和 Web 浏览器环境,分别对应了 2 套不同的认证流程。当你使用 idt-template 构建项目时,由于内部已经集成了对应的认证流程,因此可以不必关心具体细节;如果要自行接入 i 大通,请参考下面两张认证流程图。
移动端认证流程
用于 App Webview 环境

PC 端认证流程
用于 Web 浏览器环境
注意
当用户在 sso 登录页首次认证成功后会触发重定向,导致业务应用丢失原本路由及 query 参数。此为大通 sso 登录页 bug,但需要各业务应用自行处理
注意
sso 登陆页携带的参数 code、state 有效期为 30 分钟,30 分钟后请求 token 将失败。因此不应缓存包含该参数的 url,否则页面登陆态会失效;更不应将包含该参数的 url 复制发送给其他用户,这会导致你个人信息泄露!

appCode、token、aesKey 三者关联
- appCode:i 大通应用 code。作用于 token 的生成和 AES 的解密,需要后端进行配置并提供给前端使用。
- token:i 大通应用认证 token。所有登录态接口都需要在 header 中携带 token,通过
appCode会生成对应的token - aesKey:i 大通接口数据 AES 解密 key。只有对应
appCode生成的token所请求到的数据,才能被该appCode对应的aesKey解密,需要后端进行配置并提供给前端使用。